Sunday, March 30, 2008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困扰

亚洲的经济优势一次又一次让西方高管感到敬畏和担忧。不过,现在让人目眩神迷的是中国和印度,而不是过去曾受到大肆追捧的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批开明的华裔开拓者领导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深水港城市荣升为亚洲活力中心。 李嘉诚、郭鹤年、何鸿焱以及其他一些商业巨子富甲天下。可是,在这样一个大亨云集的地区,为什么人们很难找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东南亚跨国公司呢?

乔•斯塔威尔研究该地区权力经纪人的著作《亚洲教父》(Asian Godfathers)引人入胜,它打破了一些神话。斯塔威尔在书中指出,这个由声名显赫的人组成的团体阻碍了经济发展。由于少数人控制了众多的企业,区域经济体始终未能获得“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能力、著名公司和生产率效益”。 “裙带资本主义”是10年前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动因,那次危机给这些经济体造成了重创。

《中国经济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创始人、同时也是长期从事亚洲研究的斯塔威尔还认为,这些经济扭曲现象由来已久。他粉碎了环绕在这些权力人物身上的光环,还打破了“亚洲价值”、“华人经济圈”等概念。这些老套的词汇一直被用来表明华裔商业领袖凭借一己之力认识到:长期计划、重要的职业道德以及社交技巧乃是明智的策略,并且暗示所有这一切都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 事实上,早期来到东南亚的华人既不是“天生的商人”,也不全持相同的观点。他们来自中国各地,由于大家说不同的方言,因此很多时候难以相互沟通。他们是19世纪中叶大规模移民潮中的一部分,这其中包括了印度人、斯里兰卡人、离散的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作为“自我选择”的移民(即设法改善自己生活的自由人),华人的表现比其他许多人都更为优秀。例如,印度人大都以准契约仆佣的身份来到东南亚,他们效忠于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殖民地的英国主人,因此一直背负着额外的经济负担。

在这些大亨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李嘉诚,他是全亚洲最富有的人,据估算个人资产约有230亿美元。他的和记黄埔帝国涉足各个领域,从电信、港口到零售业,几乎无所不包。出于对李嘉诚商业智慧的敬佩,今天的香港人仍然称这位隐居的大亨为“超人”。然而,斯塔威尔却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未经粉饰的李嘉诚的故事。 尽管李嘉诚做生意的本领丝毫不差,但斯塔威尔却声称大部分有关其商业智慧的描述都被夸大了,因为他利用近乎垄断的条件攫取了前英国殖民地经济精心培养的行业,而且现在仍然控制着这些行业。很早以前,和记黄埔的一家公司就牢牢掌握着受到严格监管的香港港口业的领导权,香港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但这里的“集装箱装运费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尽管其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人均GDP与之相仿的国家和地区”,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稳定的现金流、再加上公司在超市零售业和电力公用事业领域受保护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得李嘉诚能够在全球房地产和移动电话领域做出匪夷所思的豪赌。

总体而言,《亚洲教父》是本具有启迪意义的书,但其组织结构相当松散。对重要人物的刻画被分散到了各个章节中,而不是单独予以介绍。人们可能更喜欢看到有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周期性地对华人商业利益进行冷酷报复的分析,以及鉴于这些商业巨贾以局外人的身份强加了一个经济权力的超强保护层,是否还会出现进一步的对抗性反应等内容。 不过,这仍然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而且主要观点论述详尽。精明的亚洲权力经纪人个个都非同凡响,他们全都值得深入研究。如果不对他们的影响详加研究,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里影响到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Tuesday, March 25, 2008

这次,狼真的来了吗?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个宏亮的声音警告说,人类活动最终将把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人们的悲观预言一次次被证明是错误的。每一次,都会发现新资源、新技术,推动社会继续发展。

如今,这种古老的担忧再度萦绕人们的心头。

尽管马尔萨斯预言的灾难目前看来还不致发生,但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预测的资源短缺情况如今却比这家研究机构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为明显。石油、粮食、铜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有些甚至在本月创出了历史新高,这都是供应增长难以满足需求高涨 的最新迹象。罗马俱乐部是一个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民间智囊团,它汇聚了学者、商业领袖、公务员以及政治家等众多人士就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商讨并研究 对策。

全球人口在继续增加,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高于目前的66亿,而各国也在变得更加富有。食物、水、金属和 能源的人均消耗量都增加了。在分别拥有13亿和11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中产阶级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像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开始注重高蛋白饮食、越来 越多地乘坐消耗汽油的交通工具,也喜欢上了各种电子产品。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对资源的需求量迅猛上升。如果供应跟不上这种步伐,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富国和穷国的经济都会受到牵制,一些人甚至担忧这会引发暴力冲突。

一些存在大量需求的资源目前并没有替代品。18世纪时,鉴于木材供应减少,英国转向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对于耕地和淡水而言,并不存在这样的替代品。

为了遏制全球变暖,需要限制煤炭等资源的使用。大多数科学家表示,煤炭燃烧时排出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而食物消费量的上升则使现有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捉襟见肘。

哥 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主任、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全球贫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说,在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技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标准,富裕国家人们的寿命几乎 都能达到80岁。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经济活动数量很大,也意味着经济活动还有大幅增长的潜力未能释放。他表示,如果没有新的技术,世界不能保持这种增 长水平。

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已经令美国人苦不堪言。尽管近几日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决策者和业内人士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并非暂时性的价格上涨。其中一些专家预计,石油和其他商品将长期维持上涨趋势。

今天的可怕预期也可能同以往一样,只不过是杞人忧天。

丹麦统计学家比约恩•隆伯格(Bjorn Lomborg)认为,全球变暖问题被刻意夸大了。他说,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富裕,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我们的确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但聪明才智会解决额外资源的使用问题。

全球合作的加强可能会消除一些局限性因素。在某些国家短缺的资源在其它国家却可能非常丰富。新的作物品种和更好的灌溉技术可能会将今日的不毛之地转变为富饶的沃土;低成本的脱盐技术和将电力从人迹罕至但阳光或风力充沛的地区输送到居民区的技术突破也会为人们带来曙光。

过 去,经济力量会催生解决方案。资源稀缺会导致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最终会带来节约和创新。19世纪时,鲸油是普遍使用的照明燃料。19世纪中叶,鲸油价格 大幅上涨,人们开始寻找其他照明方法。1846年,亚伯拉罕•季斯纳(Abraham Gesner)着手开发煤油,这是一种更加清洁的燃油替代品。到19世纪末,鲸油的价格已经低于1831年时的价格。

相似的一幕可能会再 度发生。但这次仅依靠经济力量本身可能不足以解决问题。在美国和中国这种存在巨大差别的社会,为鼓励高效利用而提高水价同样都会面临巨大的政治阻力,尤其 是来自农民的反对。在边界地区,像水这样的资源需要共享时,定价常常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食品补贴计划减少了涨价推动变革的可能性。

这令一些过去对《增长的极限》一书的描述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也深感困惑。30年前,当约瑟夫•史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还是一名年轻的经济学家时,他曾坦率地说,还没有什么很有说服力的案例,说明我们中短期内会遭遇能源耗尽带来的问题。

如 今,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担心的是油价还不够高,不足以让人们减少用油从而降低碳排放,他还对人们往往仍能免费消费水等重要资源感到忧心忡忡。“由于市场信 号缺位,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他说。“如何能让那些免费用惯了某些东西的人开始为其付钱?这真是件难事。如果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像现 在那样被他人努力模仿,这个世界可能将无法承受。”

《增长的极限》一书的作者之一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Meadows)说,这本书在其论及的一个方面可能太过乐观了。该书的作者们假定如果人类停止伤害自然环境,大自然将会慢慢恢复过来。米都斯说,几个气候 变化模型已显示,一旦过了临界点,“即使你停止损害”,环境灾难可能也将无法避免。

世界目前面临的一个危险是,各国政府不会寻求通过全球合作来遏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会致力于在全球资源中为本国攫取更大的份额。

中 国一直在为非洲的开发提供资金,一些美国官员认为,中国此举是在为其染指非洲的木材、石油和其他资源铺路。而一度坚定支持缅甸民主运动的印度,最近也与这 个军政府统治下的资源富国签署了几项贸易协定。中亚几个政局不稳但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则一直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争相讨好的目标。

对自然资源的渴望会变成一场赤裸裸的争抢。美国东南部一场历史罕见的干旱曾使亚拉巴马、佐治亚和佛罗里达等州围绕亚特兰大郊外一座联邦水库爆发激烈的争夺战。而印度塔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对库威里河水资源使用权的旷日持久的争斗在1991年导致25人死亡。

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德华•米盖尔(Edward Miguel)和纽约大学的尚克尔•赛提纳斯(Shanker Satyanath)及欧内斯特•瑟金提(Ernest Sergenti)这三位经济学家发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内冲突总是与降水减少相伴出现的。以塞拉利昂为例,该国1990年降雨量大幅下降,次 年便陷入了内战。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已在持久改变着世界的经济面貌,从全球资本的流动到制造业的选址等不一而足。但这仍是两个消费胃口不断扩大的贫穷国家。

位 于印度中部的那格普尔曾享有印度环境最佳城市的美誉。但在过去10年中,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从170万增加到大约250万,而印度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目前 至少有40座。那格普尔现在满大街的汽车和摩托车鸣笛声响成一片,周围就是悠闲漫步的家畜,交通一团糟,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浓厚的污浊空气下。

32岁的牙医萨潘•伽吉布(Sapan Gajbe)正在那格普尔一座大型购物中心选购空调,他说,有时自己看到什么喜欢的就会买下来。一个月前,他刚花9,000美元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一辆Maruti Zen牌紧凑型轿车。

2005年时,中国的每千人轿车拥有量为15辆,接近日本1963年时每千人13辆的水平。目前日本每千人拥有447辆轿车,全国的轿车保有量为5,700万辆。如果中国达到日本目前的水平,其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72亿辆,仅比全球目前的轿车总保有量低7,000万辆。

中 国目前每天消耗790万桶石油,美国的人口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但每天的石油消耗量却达2,070万桶。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首 席执行长詹姆士•马尔瓦(James Mulva)对分析师们说,石油需求将继续上扬,但会受到供给的限制。他不认为美国的原油日供应量能超过1亿桶,因为没处去找这么多原油。

哈 佛大学经济学家杰夫里•弗兰克尔(Jeffrey Frankel)说,别听罗马俱乐部的那一套,人们很有可能会转而采用其他能源。他说,世界能够逐渐适应石油产量逐渐下降的局面,一方面会提高能源使用效 率,另一方面会更多采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虽然这一转变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

但水资源却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人们除了节水外没有其他方便选择。海水淡化目前依然成本高昂且耗能严重。在全球许多地方,水价通常过于低廉。农业是第一耗水大户,但农业用水的价格却是最低的,有些农民根本不交水费。

在美国加州,这方面对农场主的补贴已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问题。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但中国农民却几乎不用交水费。

庞德荷(Pondhe)是孟买东部一贫瘠高原上的村庄,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吃水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还不是问题。也正是从那时起农夫们开始用柴油水泵将水更快 地抽到更远的地方。在这里种了40年地的瓦桑特罗•瓦格拉(Vasantrao Wagle)回忆说,当年,到雨季时水井里的水常常漫出来。而现在井水已低于地表10英尺,旱季时更低。他说,即使下很多雨,村里水还是不够。

在炎热的中国华北地区,地下水供应也在不断减少。在北京,水位下降了几百英尺。在邻近的河北省,面积曾经很大的白洋淀不断缩小,能够幸存到现在主要归功于政府从黄河引水的努力。

气 候变化也很可能加剧缺水问题。英国政府关于全球变暖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以及季节性 和年度变化传递给人类。非洲部分地区、中东、南欧以及拉丁美洲都会遭遇严重的缺水问题。这项研究是由尼古拉斯•斯登(Nicholas Stern)牵头进行的。

中国的农民需要水,因为中国需要粮食。中国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在1998年达到了4.414亿吨,但之后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水平。在中国北方,海水 渗入枯竭的蓄水层,使得一些土地面临变为盐硷地的危险。非法占用农业用地的现象随处可见。中国政府去年宣布,不会让可耕地面积低于1.20亿公顷(合 2.96亿英亩),并表示将加大土地使用法规的执行力度。

农业用地紧张令政府面临艰难的抉择。在1998年发生洪水灾害后,中国开始要求 农民放弃耕地,植树造林,并对这些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个“退耕还林”项目旨在扭转森林面积减少和水土流失的局面,这两个问题往往加剧了洪水的肆虐。去 年8月,中国因对农业用地的需求以及成本问题停止了对这个项目的推广。

发展中国家对肉类及高蛋白食品的日益青睐增加了饲料的需求,提高了饲料的价格。萨斯喀彻温省化肥生产商Potash Corp.的首席执行长威廉•道尔(William Doyle)说,全球有数亿人正在转向蛋白含量更高的食物,对食物的全球竞争是人类面对的一个新现实。

马 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地理学家瓦克拉夫•斯密尔(Vaclav Smil)称,每产出一磅猪肉需要消耗近10磅谷物,产出一磅牛肉所需谷物量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斯密尔对食物、能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猪肉是中 国人的主要肉食。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的数据,中国从肉类和其他动物食品中获得的热量自1990年以来提高了一倍多。但是与台湾相比,中国大陆的人均猪肉消费就相形 见绌了。如果要赶上台湾,中国大陆的猪肉年消费量需要增加110亿磅,相当于美国人六、七个月的猪肉消费量。

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出的警告在全球引起了共鸣,因为当时正值油价飞速上升之际。美国石油产量 顶,令外界担心能源会发生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开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海外石油产量不断上升,石油价格也随之降了下来。

不过眼下局势发展似乎有所不同。迄今为止,石油行业还没有发现新的大型原油区块。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消费者削减消费量,否则价格很可能持续上升。税收是抑制消费者需求的手段之一。比如,西欧和日本的燃油税高于美国,那里的人均消费量也要低得多。

新技术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农业、脱盐技术以及清洁发电等技术的进步都对此有所助益。

经济学家史蒂格利茨表示,消费者最终必须改变自身的行为,而且调整的幅度要远远大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短缺后的调整。他说,世界各国或许要重新思考一下对经济进步的定义以及衡量标准了,目前还是以产量和消费的增加为基准的。

在过去几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证明它们可以适应能源紧张的局面。但是历史上却满是饱受马尔萨斯危机煎熬的社会范例:中美洲的玛雅人、美国西南部的安纳萨吉人(Anasazi)以及复活岛(Easter Island)上的人们。

当 然,这些社会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不过,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兰德(James Brander)说,他们无法战胜资源困难的境遇表明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有多么危险。布兰德对复活岛进行过研究。

布兰德说,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经济数据并思考一下:根据我们现有的消费量、我们所知的经济活动以及我们对价格信号的了解,什么才是真正可行的方案?

事 实上,英格兰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为我们带来的真正教训并不是世界注定要灭亡,而是保护人类生生不息需要理智的分析,以及坚定的行动。回顾英格兰的历史,鉴于当时发生的瘟 疫和饥荒,马尔萨斯有足够的理由产生这样的疑问:人类社会是否注定要在幸福与悲惨间永久的徘徊。他能够对这种“永久的徘徊”进行分析就使得他以及他所处的 时代与英格兰之前的历史分道扬镳。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也意味着,自那之后的世界就不太可能像马尔萨斯预期地那样发展了。

Monday, March 24, 2008

众书教你“老来俏”

现在,随便走进一家书店,你都会不经意间扫到某一本为想让自己显得年轻点的女性提供时尚建议的书。

随着上世纪50年代前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渐渐上了年纪,此类书也越来越多,这并不奇怪,为35岁以下的人进行设计是时装业的总体趋势,因而针对年长女性的时尚指导往往阙如。但这类书绝大多数都助长了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显年轻”情结,它们有时会提供一些奇特的美容建议,更多的时候,它们会激起读者对皱纹和松驰皮肉的恐惧。

年过四十的莎拉•克鲁普(Charla Krupp)在《怎样不显老》(How Not to Look Old)一书中写道:“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想显得年轻并不只是出于虚荣心……得体的外表会显示出我们的身体和财务状况。”这本书目前是在亚马逊 (Amazon)最畅销的时尚和美容书籍。

她提出的一个相当极端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在脚跟处注射聚L-乳酸,以减轻穿细高跟凉鞋造成的痛苦。聚L-乳酸是一种用来填充鱼尾纹和其他面部皱纹的物质。

我仔细阅读了9本时尚类图书,从中找到的一些最好建议在一本有50年历史的再版书中其实早就有了,那本书的名字有点吓人:《妻子的高雅着装艺术》(Wife Dressing: The Fine Art of Being a Well-Dressed Wife)

这本书于1959年出版,其作者是有过三次婚姻的职业女性安妮•福加蒂(Anne Fogarty)。她说:“你自己的判断是应该怎么穿的唯一标准。”这句至理名言很大程度上来自福加蒂不怎么关心年轻与否的新鲜理念:显然,早在1959年,这个观念就已经够高明了。

然而现在,40岁就像一根不可思议的标杆,将年轻人和想年轻的人区分开来。许多时装设计师都愿意为低于35岁的女性打造形象。

为了帮助超过35岁的那部分人,时尚书籍的数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Amazon.com列出了约525,000本与“style(时尚)”相关的书。smart(聪明)这个词在亚马逊只有266,000本相关图书,而hardworking(勤奋)只是可有可无的一类,仅39,000本。

Barnes & Noble Inc.的采购员爱德华•阿什-米尔比(Edward Ash-Milby)说,购买最新时尚图书的人一般都是年龄在35至55岁之间、想打扮得与其职业身份相称的女性。他说:“我也认为,随着社会老龄化,这类书籍会越来越多。这是一种持续增长的趋势。”

但许多这类图书都没有能帮助人们驾驭当今的流行时尚。相反,它们只是时尚和美容业庞大市场营销机制的一部分。

这类图书真正的目的通常是将作者包装成时尚专家或是确立某个时尚品牌。以佩姬•亚当斯-盖勒(Paige Adams-Geller)为例。她曾是一名“版型模特”(即为设计师试衣的模特),现在经营着Paige Premium Denim,刚刚写了一本名为《你的完美行头》(Your Perfect Fit)的书。上周她对笔者说:“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推广品牌──我对这个牌子的定位是不仅仅成为时尚牛仔装。Paige应是一个标志生活方式的品牌。”

她与健身专家阿希礼•波登(Ashley Borden)合着的这本书既有时尚小技巧(穿含2%莱卡的牛仔裤以掩盖不好的臀形),也有锻炼建议(做分腿深蹲以调整体形)。这本书并没有让人节食── 亚当斯-盖勒曾接受过厌食症的治疗,但也着重强调了要保持身材以达到良好的穿衣效果。健身大师苏•弗莱明(Sue Fleming)的Fashionably Buff一书中有更多深入的健身建议。

设计师谢莉•马蒂尔森(Sherrie Mathieson)的Forever Cool运用包括男性在内的真人实例展示出“如何实现不老的、年轻的时尚个人风格”。说实话,我觉得书中的许多实例都有点儿老土。

八本提供着装建议的新书当然,在服装风格上一概而论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职业着装而言。包括《怎样不显老》在内的一些书都说套装会让人显老。相反,这些书建议用挺阔的短上衣搭配宽松的休闲裤。当然,前提是你不在华尔街工作。如果你在华尔街工作,那么就没有什么时尚书籍能给你提供办公室着装的建议了。

尽管《怎样不显老》的口吻有些大惊小怪,不过却提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从眉毛与头发颜色的搭配,到挑选一件合身的胸衣,不一而足。该书根据人的个性提出了很多建议:非常注意保养、一般、不是很注意保养。如果你非常注意保养,那么每三个月去看一下皮肤科医生;如果你不是很注意保养,就从当地商店买玉兰油(Olay)试试。


詹妮•莱文(Jenny Levin)所着的《Harper's Bazaar经典着装风格》(Harper's Bazaar Great Style)同样是本畅销书。该书按照年龄将女性着装分成不同的风格。穿着确实应该与年龄相搭,虽然我认为20岁与40岁之间的着装有天壤之别,而50岁与70岁之间的差别就小的多了。

在该书的开头,莱文提出了一些最明智的建议,她解释了哪类衣服值得投资,比如大衣、宽松的短衫和鸡尾酒会礼服,因为这类服装经常被看到,而裤子却总是被藏在桌子底下。一些更时尚的建议包括:在一件短外套外配条大腰带,或是在深色套装里穿色彩鲜艳的短衫起到提亮效果。

《Forever Cool》和其他时尚书籍一样,《Harper's Bazaar经典着装风格》里也满是令人眩目的名人图片。实际上,现在出版时尚书籍时要注意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收录“时尚教主”莎拉•派克 (Sarah Jessica Parker)的照片,在她的影响之下,产生了数以千计的设计师。这让很多时尚书籍感觉像是《In Style》或是《Lucky》杂志的合订本。

如果你想了解时尚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为了和莎拉•派克比小腹,我可以向你推荐两本没有图片的书。一本是由英国时尚专栏作家哈德利•弗里曼(Hadley Freeman)所着的《太阳镜的意义》(The Meaning of Sunglasses)。弗里曼知道如何调侃时尚,比如开玩笑嘲讽招牌风格这个概念。她在书中写道,一个真正的招牌风格必须明晓时尚、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要么非常贵,要么非常不舒服,这样就绝对不会有人和你穿的一样了。

另外一本是南希•麦克唐奈尔(Nancy MacDonell)所写的《雅装、酷装经典指南》(In the Know, The Classic Guide to Being Cultured and Cool)。这本书解释了鲍豪斯学派为何物(按书中的话讲,这是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德国艺术及建筑学派),并劝你保养鞋子。她在书中写道,不要让鞋跟磨得太厉害、保护并擦亮皮革。

《妻子的高雅着装艺术》也没有图片,不过在“结婚后该怎么穿”和“美国妻子要旅行”等章节里有一些黑白素描。《女装日刊》(Women's Wear Daily)的撰稿人罗斯玛丽•费特伯格(Rosemary Feitelberg)在一个时装展上发现了该书最初的版本。她说,我预计自己会讨厌这本书。但最后,她却找到一位出版商将这本书再版了。

阅读《妻子的高雅着装艺术》时,我努力不被低俗笑话弄得反胃,不过也发现尽管这本书写于近半个世纪以前,却仍会让你开怀大笑,而且充满了睿智的忠告,虽然有些笑话不太雅观。

书中写道,胸衣可能比其他内衣需要更多的填充,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胸衣不老,美人也老了。这在现在看来仍然适用。书中还对清理衣柜、淘出好衣服提出了苛刻的建议。书中写道,义无反顾地压缩你的衣柜。在一个关于品位和金钱的章节里,福加蒂对不同年龄的人在时尚上花多少钱提醒道:这需要你自己做判断。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东写西读”之《偷书贼》

2007 Top Ten Best Books for Young Adults

The Book Thief


  文字在这个时代似乎失去了力量。故做幽默轻松的文字很多,把历史拿来戏说,却使人看过就忘。炫耀技巧的文字很多,结构复杂,故弄玄虚,却使人昏昏欲 睡。卖弄情绪的文字更多,看起来很酷,却一无是处。真正能抚慰人心的,使人心觉得妥帖的文字,其实,绝不需要雕琢,只要从灵魂深处淌出,由此心,及彼心, 便好。
  
  其实,本书的情节很简单,简单到苍白,像一幅飞过一只孤雁的雨前的天空。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时期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弟弟,被 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在路上,莉赛尔意外得到她人生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在战时,尽管生活艰苦,莉赛尔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 ——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也正是因为有了陆续偷来的14本书的安慰,莉赛尔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而小说 中,故事的叙述者,竟然是死神。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预言了所有人的结局,并且带领中故事中的角色们和每一位读者,一步步缓慢而忧伤地走向那个结局。生活 是条残酷的路,尽头已现,赶路的人却心存希望与感激,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次,泪水红了眼眶,我们却不自觉。
  
  “与大多数灾难相同,这个故事有个欢乐的开头”。即使莉赛尔身世悲惨,却有着不错的运气,她有一位宽厚而善良的养父和粗暴却亲切的养母,更有一位童年 的好伙伴鲁迪。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战争阴影下的德国小镇,生活虽然艰苦,却也温馨而动人,莉赛尔与小伙伴们一起,踢球、撒野、偷苹果,有好些章节,甚至能 让人笑出声来。但那些欢乐,却是在阴影笼罩下的,欢笑尚未停止,忧伤却早已袭来。莉赛尔和她身边的人们,正是用他们心灵的力量,抵抗着现实的险恶,那一种 坚强、乐观与善良,几乎是喷薄而出的阳光,使我们觉得目眩,但远远的天边,乌云却正在累积。
  
  这便是小说的张力所在了,一方面,平静的小镇生活使我们迷醉,另一方面,却明知灾难即将来临,心慢慢地揪得紧了。战争很快就开始了,越是艰难的时刻, 人性的光芒就越是难以抑制。小说的叙述到此时反而更加娴静了,战争几乎成了遥远的背景,在躲避轰炸的日子里,莉赛尔捧着她的14本,在防空洞里,为大家朗 读,外面是连天的炮火,洞里,却满是令人感动的善良,人性,其实比任何防空洞都要坚强。难得的是,作者从来就没有提及到这一点,而每一位读者,读到这里, 却自然会明白。
  
  如果单以故事的震撼做标准,本书或者远没有《安妮日记》和《辛德勒的名单》那么令人动容,但本书的力量,却深藏在文字之下,像一场绵绵的春雨,不用打 伞,不觉倾盆,待发现时,连睫毛都已被淋湿。好的小说,就是如此地不动声色,缓慢、平静、忧伤,却使人,即使多年后,依然不能忘怀。
  
  作者博客:http://hexun.com/saining